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四海之內皆兄弟


「四海之內皆兄弟」,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說話,但是大家知不知它的出處?其實它來自論語,雖然我已然不太會背,但這段文章背後的意思,卻讓我銘記於心。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論語:顏淵第十二》

譯:
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說:「我听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全在于天意。君子尊敬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司馬牛(孔子的弟子)其實有親生兄弟的,但是其兄弟卻與他有不同價值觀,不走正道,因此司馬牛感同沒有兄弟一樣。這個境況跟白小仙的情況有類似,我家人的價值觀從小到大都跟我不同,甚至相處之間感受到傷害痛楚,因此,我有司馬牛很相似的感受。由於家中太多事情我無法亦無權控制,為避免傷害,我亦將跟家人的接觸減到最低,可以說,我對家人的信心是偏低的。有時嘗試去信,卻換來更多的失望,家人根本對我沒有信,所以這種應對方式是經年累月、屢試屢敗而成的。

而子夏(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姓卜名商)卻能安慰司馬牛,說出生命富貴皆有天命,上天安排的家人你是不能變的了,但是只要你待人接物有禮謙讓,世上的人(中國的四個海意指整個中國,但眼光闊點應作全世界)都願作你的兄弟,作為君子就不會擔心自己沒有兄弟。這種兄弟雖然沒有血緣,卻好比親兄弟,能互相接納包容,會尊重你。所以,我在外總是本著助人的心,但求我的「兄弟」出現,與我共度時艱。在家找不到的幸福,自然會傾向對外找。

後來,我更認識了一個總喜歡叫人「弟兄姐妹」的宗教,更讓我相信,我是應該待人真誠、對與我一起共事的人好。

我是相信朋友的。

參考:
啟仁讀書會::痞客邦 PIXNET
《論語》

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Life of Pi 影評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單看海報,這是《納尼亞》一類的奇幻電影吧?雖然是著名導演李安執導,但我真是沒看過多少部李安電影。由於我白小仙本身對多個宗教皆有鑽研之,當友人告訴我這齣戲的主角是相信三個宗教的時候,我心中便想著:一定要去看!

故事簡要:
主角Pi自小受印度教影響,所以劇中提及過的「神」,有幾個是來印度教的,後來再認識了耶穌和阿拉。對他而言,這三個宗教不構成衝突對,因此他對不同宗教所表現出的態度都是尊崇,在他心中全部都重要,沒有必要分哪個高,哪個低,直至他的爸爸給他親眼看老虎的獸性,他才有所動搖。

Pi的爸爸卻是不信任何宗教的,他認為在過去救他脫離病痛的是西方醫學-亦代表科學,這就是Pi爸爸所信的,不過,Pi爸爸亦是個開明的角色,任由Pi去信他自己所相信的。

Pi家中開動物園的,因為政府收地,Pi的爸爸便決家舉家搬到加拿大並把動物賣到西方國家。於是一艘載著大量動物的貨船便在太平洋航行。其間遇上不明的事故,船隻沉沒,Pi僥倖逃生,上了救生艇,其他人包括Pi的家人卻沒有得救。救生艇上卻有幾隻動物同行,因為後來互相廝殺,只剩下Pi與理查.帕克這頭老虎。隨後就是Pi和老虎在海上求生的各樣經歷。

我看完整齣劇後,很感受到Pi對信仰的表現,也很體會到導演有好好研究信仰。Pi在電影經歷很多離別的傷痛,對家鄉的離別;對家人逝去的離別;對曾經出雙入對、不離不棄、視為生存意義的理查.帕克的離別。每個人在幾十年的生涯中,少不免會經歷家人、伴侶、朋友、 家的分離(家的分離可以是搬家、家園被天災摧毀),曾經與他們相處、共事、歡歡喜喜、體會各種事情,達到難捨難離的階段,一下子忽然消失,怎能接受?傷痛是在所難免,人應該會在這些時候傷心的,不論是老是幼,是男是女,要哭的時候就該去哭,有些時候甚至傷痛欲絕。不過,Pi所信的宗教教導他超越這些傷痛,甚至可說這是神的要求,他不能長久去哭,他也要繼續生存下去,因他的生命是造物主所給予的(Pi所信的三個宗教的神皆有創造世界的能力)。所以信仰的力量,足以使人超越人之為人,而Pi也靠著這力量,在全家盡沒的時候,仍有氣力與虎相處、與海洋博鬥,更讓老虎成為生存的目標,可說是能人所不能。

然而,故事末段,由於來調查沉船的人卻不願相信老虎的故事,於是說了人吃人的版本,沒有動物。然而,按其前文後理,人吃人卻實在太不像Pi了。

我也看過其他的影評,發現了原來除了最基本的老虎故事和人吃人故事之外,還有其他的見解和分析。所以,根據我的發現,或許真的有人因為Pi的老虎故事而相信神,但更多的是,這齣電影卻是反映觀眾內在的價值觀。因此,客觀而言,不論老虎還是人吃人,若是存在都不構成矛盾,但主觀來說,我還是相信老虎故事,正如神蹟一樣,信的人即使從未遇見一模一樣的經歷,也可相信神蹟;不信的,寧可相信現實中的血腥殘暴,宗教故事只是編出來的童話、傳說。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2012「性傾向歧視條例公眾諮詢」事件

2012年年尾,有議員動議,促請政府盡快就立法保障不同性傾向人士的平等機會及基本權利展開公眾諮詢。

由於未動議前已預先通告的關係,有基督教機構便如同觸犯了他們內心最痛一樣,反應極快,立即實施網上聯署反對這個動議。

然而他們所用的論據卻為人垢病,或容易為人誤解。例如,他們聯署的題目是在「言論及教育自由」。在《城市論壇》上的發言也被認為將同性戀等同肛交,而他們也變成是反肛交的團體。

《聖經》當然有寫同性戀不是上帝所容許,但也寫著我們只要心存惡念、憤怒、憎恨、淫亂等等,也足以是個罪人,都使上帝不悅。要注意的是,不是真的動手傷人、殺人,心裡有這些已足以與罪人同等,人要靠自己善行告訴上帝自己是善人,根本毫無指望,這不正是基督救贖計劃的原因嗎?正因基督徒知道自己本是罪人,所以才能寛恕其他人吧?未信的人,是同性戀又好,異性戀又好,都是未接受福音的,耶穌可沒有叫祂的信徒把他們分成不能包容的一群吧?就連被人想用石頭打死的司提反也表現出極大的寛恕:「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使徒行傳7:60)

我不是說人人都必須能夠立即表現出如耶穌、司堤反等大愛之人,只是基督徒應學懂與同性戀相處,聆聽他們的需要。他們今次提出了甚麼呢?在公開性傾向而失去工作機會、加薪時、使用服務時的不公平對待等等,其實這幾樣會是合理的要求,也不算違反基督教教義。再來看看基督教機構比較合理的擔憂,言論自由畢竟是普世價值,若然失去了,就可能連傳福音的機會也失去。其他的要求,不是我的重點,暫且忽略。然而正因雙方都有不同的訴求和擔憂,不正是要有溝通商量的渠道嗎?這次動議也是提出對立法的諮詢,而不是提出了怎樣的草案要通過,連諮詢都不許,連討論都要迴避嗎?

我嘗試找找詞語去形容發起聯署的那個基督教機構面臨的情況,用廣東話,叫「捉蟲」,或者中了陷阱,又或者反應過敏。我認為他們沒有認清動議的是甚麼便立即去反對,更增加人對他們的反感。假若他們只是支持諮詢,社會便有討論的地方,不論是信徒又好,不信又好,支持又好,不支持又好,便可提出意見,假如社會上的不支持立法的比較多,那也會作罷。至少希望他們不會認為他們是香港最後維持基督教信仰的先知以賽亞吧?上帝也為祂自己留下七千人呢。

2013年即將公佈的施政報告似乎也會包括「性傾向歧視條例公眾諮詢」,盼望社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吧。

雖然我沒有長時間接觸的同性戀朋友,但也有時間認識過同性戀,共事了一段時間,至少我認為不應恐懼或歧視同性戀。不過,本來同性戀可以是很複雜的議題,所以即使我有不足的地方,也請多多包涵。

參考:
號角月報香港版2012年12月 - 同志平權事件之我見
香港電台《城市論壇》
網上聯署: 關注立法會同志平權動議對言論及教育自由影響
聖經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強迫讀書

以前中學,每星期都會借英文書閱讀的堂。也許我閱讀速度較慢,連課餘時間在內,也得隔個一兩堂才借本新的。有些同學則極速,每堂都能借新的,真的想知道他們何以能如此快讀完。

乘坐鐵路的時候,有個家庭談論兒子在學校的讀書情況。媽媽興高采烈地跟爸爸談到兒子讀了四十本書,可以當小書蟲了,只要再多讀一點到六十本書,就可變超級小書蟲云云。嘩!我聽罷即覺得這小子比當年的同學還厲害,而且看來只是小六生。就算每個星期讀一本,也只有五十二本,再在才一月,只有一個學期也能有此成績。

「媽媽迫我讀的。」兒子一面不滿吐真言。

這位爸爸立即關心兒子,然而兒子也重複了一次:「媽媽迫我讀的。」

媽媽無言。

這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強迫讀書」。期望小孩讀書是父母的期望,小孩能主動去讀更好。引導鼓勵是一個方法,強迫也許能算上一個方法,但是強迫到最後感到壓迫感,恐怕只是適得其反。

而這位母親所注重的是甚麼呢?是數字上的成就。讀書的質素呢?沒有提起。

質素沒有與數量平衡,讀了也是白讀。